第七屆「X-Site計畫」藝術家座談|廣場上的x,怎麼解?
自2014年起,每年夏季,臺北市立美術館都為建築創作者出了一道難題,期許創作者們能提出創意性的解方,為其廣場上存有的未知方程式提供解答。 然而,第七屆的解題者並非來自「典型」的建築創作者,而是一個以機電、光影裝置見長的跨領域藝術團隊──這似乎也透露出「建築創作」與「當代藝術」的分野已悄然模糊,在跨域協作成為常態的今日,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在相互激盪下,正為當代藝術開拓出新的視野。
但面對廣場上未知的X,跨領域藝術團隊與「典型」的建築創作者在詮釋「空間」的方式上有何不同?如何以自己的創作思維去回應命題、解決問題? 2020年7月中旬,在第七屆「X-Site計畫」展覽進行之際,北美館邀請創作團隊「何理」分享本屆首獎作品《膜》的創作發展和實踐過程,並與三位與談人:曾令理(偶然設計主持設計師)、蕭有志(實踐大學建築系教授、藝術家)、林佩蓉(大林工作室主持人),從不同角度觀察、暢談X-site計畫的實驗性與未來性。
什麼是 X-site ?
X-site計畫為2014年提出的建築裝置徵選計畫,每年公開徵求一件以美術館廣場為設置基地的建築創作,藉由不同團隊的創意思考,從美術館廣場、建築、當代藝術、展覽等視角,鼓勵跨域的創作型態或創意方法論,期望能激發對於基地精神與空間的未來想像。歷經六年成果,吸引許多新興建築設計團隊參與投件,被認為是一項開放性、研究性、關注環境與空間議題與當代建築創作的實驗平台。 文字取自:北美館X-site計畫
從實驗開始發酵,何理的創作精神
座談會上半場,何理共同創辦人葉彥伯以「團隊創作歷程」作為破題,讓與會者能更加理解團隊的背景與經歷。 何理的成員跨足藝術、建築、設計、工程、機械等多元領域,創作由天馬行空的想像出發,再經過成員之間的相互討論,融合彼此想法上的衝撞,在共同追求的美學價值上,創作出一座座實體裝置。
而這也是何理團隊的特色,作品中看不見強烈的個人主義──他們以團隊作戰,以一顆純真的好奇心向外探索,不停把玩、實驗著各式材料,為觀眾帶來永不重複的驚喜和新鮮感。
葉彥伯表示:
「創作這件事情對我來講,是理想也好、有感覺也好,回歸到我們所有的創作歷程,創作代表著是一個實驗的狀態,有些媒材它就是需要一個實驗,再將其放在一個『好的場域』表現出來。」
對於何理而言,「X-Site計畫」恰巧提供了一個「好的場域」,讓他們有機會將手邊正在實驗的材料實體化,並且擺放到一個能容納材料特性的空間中──或許這也能夠說明:為何一個以裝置藝術創作為主的團隊,會有意圖投入一場建築人相互競逐的徵件計畫。
為什麼是何理?
第七屆「X-Site計畫」總計有42件作品報名徵件,為歷年來最多的一屆,顯見在歷年的計畫成果展現下,已吸引越來越多的創作者提案參賽。 然而,如何確立評選標準?什麼樣的作品才是好作品?這些問題都曾讓評審們陷入長考。 身為本屆評審委員之一,也是第四屆「X-Site計畫」首獎得主的曾令理透露: 「第七屆報名的作品質量都相當優秀,在評選的過程中時常陷入膠著狀態。但回到計劃本身來說,到底X-Site是一個追求完成度很高、很成熟的作品,還是我們更願意給一些沒有看過的東西?或是比較實驗性?或所謂不夠成熟的作品一些嘗試的機會?」 曾令理進一步說明,何理得以勝出的原因在於:材料的全新應用、概念與命題的切合、以及作品具高度實驗性等。 「評審團在《膜》中看見何理勇於嘗試的創作意圖,並秉持著給『實驗性』的提案一個機會,也就是說──如果提案作品不是以X-Site作為發表的平台,那就不太有機會被落實。」
這種為徵件命題大膽嘗試的精神與作品的新意,讓《膜》得以脫穎而出。
北美館作為台灣當代藝術的前瞻者,以美學基礎提供大眾一個新穎的觀點去認識世界、討論公共議題,也不僅僅著重在建築的單一視角去審視作品,一件好作品或許沒有一定的樣板與評斷標準,但它提供一個找尋答案的破口,帶來新的可能。
第七屆Xsite計畫評審團
評審團代表: 吳光庭/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兼系主任
評審團委員(依姓名筆劃): 林 平 /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長 林芳慧 / AECOM亞太區總裁辦公室主任 林昆穎 / 藝術家,豪華朗機工藝術團體成員之一 張淑征 / XRANGE/ 十一事務所共同創辦人及主持建築師 曾令理 /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專任助理教授 龔書章 /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
造《膜》大工程:想像與現實之間的平衡
《膜》是以67片、每片2.8 m x 1.2 m的「偏光片」(Polarizer)圍塑出的環型裝置,「偏光片」是液晶顯示器(LCD)的關鍵材料,通常為小尺寸、甚至是奈米級的應用,本身又薄如紙片,不具防水性也無法耐高溫。
一般說來,戶外藝術作品不會選擇如此脆弱、變因性大的材料進行創作;
然而,何理看見偏光片特殊的光學效果,想將這股「驚喜感」呈現給觀眾,這純粹的想法,也註定在落實的過程中面臨種種挑戰。 尺寸的擴大,意味著許多細節將一併被放大檢視──如何把「偏光片」運用至戶外空間,展現出材質的特殊性,並在高精度與大尺度之間尋找出平衡點,讓何理在創作過程中吃了不少苦頭。
為此,他們一邊嘗試不同的加工方式,想辦法解決實務上的考驗與限制;一邊反覆地實驗偏光片的各種視覺效果,在一次次想像與現實的界線中來回奔波。 何理成員黃彥翔表示: 「在實際搭建起來之前,我們都在不斷的實驗,每一次試出新的效果,就不斷地想要把它融入到我們的作品裡。」
葉彥伯也談到,作品與一開始設想的方向有很大的不同,「我們考量了很多事,我們的想法是激起人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,但又怕大家會直接錯過它。」也因此,在創作後期更設計了「偏光眼鏡」,豐富觀眾的體驗。
然而,現實總是殘酷的,在時間和預算的步步進逼下,何理不得不做出取捨。
黃彥翔補充:「《膜》是在現有的框架上,能夠體現出的最佳狀態,我們試圖貼近想像中的藍圖,克服實務上帶來的考驗,再將這個結果開放給所有公眾,看能不能有Feedback,我們希望《膜》是一個持續發展、進化的概念。」
對何理而言,作品的完成並非結束,而是另一趟旅程的開始。此次的實驗成果將在團隊心中埋下種子,等待時間的孵化和養育,他日定可茁壯為更加成熟的果實。
創作者為「X-Site」填上什麼答案?
「X-Site計畫」每兩屆延續相同的命題,而這也成為X-Site計畫的慣例和特徵。
本場座談主持人、北美館教育服務組組長熊思婷表示,主辦方是從第四屆「關於工務所的行動研究」開始,由美術館的角度出發去做「有意識的命題」,有別於之前較為開放的詮釋空間(第一屆為『X』,第二、三屆為『會面點』)。 館方也在計畫推行的過程中與時俱進,更進一步地反思廣場上的展示空間將如何被塑造?它將如何成為當代藝術與建築交融的典範空間?
身為前、後屆「X-Site計畫」首獎得主的曾令理與林佩蓉,她們分別對相同的命題(關於工務所的行動研究)提出「獨特性」的表現手法。
在命題的引導下,創作者也有意識地調整創作方式,與以往基地先行的設計手法相當不同。
這兩組團隊都在「空調維修」上提出觀點:一組藉由「霧氣」(供霧所)、一組則以「泡泡」(OO)將不可視的「氣流」具象化,建築體也以這兩個介質作為發展和深化。
林佩蓉表示:「命題對我而言,像是有一個可以依據的方法操作,這讓作品能跳脫傳統空間上的功能導向,讓作品有超乎功能之外的意義。」
處在廣場上的作品解放了美術館的功能導向,走出單純作為「美的事物」被欣賞的目的,繼而加深了人與場館的連結和關係,突顯出潛藏在計劃後的公共價值。
「關於工務所的行動研究」(In Progress)
主題回應台北市立美術館即將進行的硬體修繕議題,北美館建築主體將於2017年9月中旬起,依更新工程進度,預計休館八個月,為美術館成立三十三年來首度長期休館修繕。
第四屆首獎 供霧所「霧」photo credit: 李易暹
第五屆首獎 OO 「泡泡」© 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, All rights reserved.
而何理又是如何回應本屆「多重真實」的命題呢?
和過往的首獎得主不同,何理不屬於建築領域出身的創作者,而是一個集結跨領域背景的團隊。黃彥翔打趣地說:「何理的存在本身就是在回應這個命題。」 成員間各自表述著一種「真實現象」,說著不同的語彙,有著不同的思考邏輯──這樣的團隊合作交融出對命題的「多重詮釋」,再經來回的討論後聚焦於一個單純的構想上:模糊空間的界線,是否就會改變人們感知「真實環境」的定義與理解?
帶著這構想,何理展開了對於媒材的研究與實驗,致力於創造出獨特的空間體驗。
黃彥翔補充:「透過研究跟實驗,我們會發現並創造出一些現實中難以經歷的現象。我們不斷地在享受這個實驗與解題的過程,最終的成果會具有某種傳達意義,會告訴大家,實驗在藝術上是具有價值的。」
《膜》化身為何理的巨大實驗室,用來檢驗創作構想,試圖驗證、質疑「既存感官」的定義與邏輯。
曾擔任第四、五屆「X-Site計畫」評審,同時也在建築教育深耕的蕭有志認為,「命題」存在的意義更像計畫背後有一群人在策展,差別在於它提供的是一個戶外、空間導向的框架。
當創作者邁出白盒子或黑盒子式的展出形態,所要面臨的是更加複雜的環境變因,「有時甚至會需要用到跨域的知識和更複雜的創作方法,會需要實驗,但不是室內型的操作,而是過渡到建築尺度的實驗,比如說模型是1比1,這是需要在戶外被驗證的。」
蕭有志也提到:「如今當代藝術與建築的交集越來越頻繁,這將會產生一種新的學習狀態,或是說它也可能孕育出下一種新形態的創作團隊。」
「命題」考驗創作者對於主題的回應,「 X」 這道題目不存在標準答案,它更像是一道申論題,開放創作者在策展論述中延伸出新的詮釋角度、填上各自的解讀。
何理團隊與北美館館長林平 © 2020 臺北市立美術館 Taipei Fine Arts Museum, All rights reserved.
跨領域,怎麼跨?
何理以團隊共創的方式走過近十年歷程,但正如前文所述,成員之間有著不同的思考邏輯,甚至是不同的創作方式,他們是如何在創作過程中找到彼此溝通的語彙?又如何達成共識,進而完成作品?
對此,葉彥伯透露,跨域合作的關鍵在於「平等」──成員之間能彼此尊重,並保持開放的心態交換意見,團隊以「圖像」作為溝通的媒介,在相同的目的下找到同質性,讓創作內容更加細緻、更為精彩。
蕭有志則以其在第一手教育現場觀察到的現象提出看法:「跨領域在世代性、創作媒材和個人特質上有很大的關聯。現在的世代越來越接近『團體創作』的狀態,跨域合作就像是On-line Game,每個人有一個單獨的角色,但在面對共同敵人時可以一起打仗,發揮各自的所能。這種On-line Game世代的創作者,在團體的協作上或許是比上一個世代還要強得多。」 他也認為,儘管不同領域的創作者,創作方式大為不同,但成就一件作品的「態度」卻是一樣的,因此,當他們以開放的心態接受彼此、分享著各自的經驗,他們就能發揮團體作戰的價值。 面對數位時代下的技術不斷革新,舉凡軟硬體的開發、學習資源的流通等,都讓這世代的創作者能更加輕鬆地完成作品。 林佩蓉提醒,雖然新的技術讓創作的門檻大大降低,但創作中的思維和想法,都必須經過長時間的養成和累積才能趨向成熟,這也是在追求創新、跨領域合作時,也同等重要的「態度」。
在上述創作者的諸多回應中可以看到一個現象:創作是一件漫長的旅程,一件越複雜的作品,勢必需要越多人參與其中,需要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才得以成形。 跨領域的價值在於它會激盪出新的火花,產出無法預期的化學作用,在未知的事物上找尋到解讀的觀點。 也許如同葉彥伯所言:
「我們不知道答案是甚麼,但我們值得一試。」
它體現出的是一個找尋答案的過程,它提供一個多元、開放的視角,顛覆我們對於世界狀態的看法,甚至,能超越彼此的差異。
這樣的開放性,也體現在「X-Site計畫」中。
在這一件件稍縱即逝、無法被擁有的作品中,人人都可以走入其中,與作品溝通,廣場上的物件成為美術館與觀眾之間的橋樑,在一次次的介入與討論下,共同催生出新一代的公共藝術觀點。
我們可以一同期待,在「X-Site計畫」的推波助瀾下,未來將有更多姿態的作品浮出檯面,呈現出更為寬廣的創作視野,每年夏季都能帶領我們再次踏進思考的試煉場。
▎藝術家座談|廣場上的x,怎麼解?
◉ 時間|7/11(Sat.)14:30~16:00
◉ 地點|臺北市立美術館 地下樓視聽室
◉ 藝術家團隊|何理 WHYIXD(葉彥伯、葉韋鉦、黃彥翔、鄭任翔)
◉ 與談人|曾令理、蕭有志、林佩蓉
◉ 主持人|熊思婷
https://reurl.cc/vDR11N
▎2020 X-site《膜》─ 多重真實 ◉ 設計|何理 WHYIXD ◉ 展期|2020.6.13 – 2020.8.9 ◉ 時間|Tue. - Sun. 9:30-17:30 , Sat. 9:30-20:30 ◉ 地點|臺北市立美術館 戶外廣場 https://reurl.cc/nzyAVv
第七屆臺北市立美術館 X-site計畫「多重真實」(X-Reality)首獎。《膜》,以偏光片(polarizer)的特殊光學效果創造層次多重疊加的空間,觀者於移動間產生觀看錯覺,迷走於邊界曖昧、真實與幻境交疊的超感體驗,如此不斷改變對於空間的認知與詮釋,回應本屆徵件命題-「多重真實」(X-Reality):探索真實的過程需要持續的交互參照。
作者:Ted | 編輯:Blues
Comentarios